找到相关内容8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光大师念佛开示

    行好事。力能为者,认真为之,不能为者,亦当发此善心,或劝有力者为之。或见人为,发欢喜心,出赞叹语,亦属心口功德。若自不能为,见他人为,则生妒忌,便成奸恶小人心行,定折福折寿,不得好结果,宜痛戒之。 念佛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3776331.html
  • 因果之理--印光大师

    爱惜。窃见今人任意亵污,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。能不现生折福折寿,来生无知无识乎哉。 (正)挽回劫运论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2243476789.html
  • 文昌帝君戒淫宝训(全书解说)

    如,不妨长门卖赋,则何不取古今来忠孝节义之事,编写稗官野史,未尝不可骋才,未尝不可射利,何苦必欲为此开口定是佳人才子,偷期密约。此绝不新奇,颇为落套,且倚语为殃,虚言折福,不独误人,兼且误己,吾实为...。   上面之诗是一位高才博学的秀士,胸怀大志,因屡试不第,反落庸才后,不但自心不甘,同学亦为之不平,适有扶乩问吉凶,乩仙警告该生淫行折福,宜敬谨修为,否则折堕尚不止此,该生阅后,如冷水浇背,即占此...

    文昌帝君

    |戒淫|邪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2023013507.html
  • 《一函遍复》讲记(2)

    存好心,说好话,行好事。力能为者,认真为之。不能为者,亦当发此善心,或劝有力者为之。或见人为,发欢喜心,出赞叹语,亦属心口功德。若自不能为,见他人为,则生妒忌,便成奸恶小人心行,决定折福折寿,不得好...哪怕他有一点善心发起来,都要千方百计鼓励他往前走,而且我们要参与进去,共同来完成。这才是一个君子的心行。  如果是小人的心行,绝对现生就会折福折寿。你障碍别人实际上反过来是障碍自己,你诽谤别人最后真相...

    大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14282348.html
  • 雪廬老人淨土選集—傳記

    享受過分,要是自己無德空去享用,那便是折福。這位大紳卻十分誠懇,再三請求,必須供養。德森師也從旁勸請,老人說安在外間客廳裏吧!那裏時常來人,讓大家一齊暖和。外間的空氣暖,這間裏的空氣也會變暖的。他們忙...

    李炳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2139022.html
  • 印光大师生平与思想

    操作。受请外出讲开示,虽为备轿,亦不肯坐,以为折福故。   印祖自奉节俭,待人却甚为慈厚。凡善男信女供养的香敬,悉皆代人广种福田。用于流通经籍,救济饥贫,凡闻何方被灾告急,必尽力提倡捐助。悲愍苦难众生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1941960.html
  • 山水相生忘年交 德法蜚声海内外——印光、弘一述论

    民国十五年,与真达和尚上灵岩山以及下山,虽为备轿,皆不(能)坐。以为折福故”。这是“惜福”又一佐证。还有,“大师一生最注重因果,尚语入云,因果之法为救国救民之急务。……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欲挽救世道人心...

    俞朝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2352933.html
  • 体恒法师《内强素质,外树形象》

    以七次为最高限制。  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,对待还俗的认识产生了变化。有些人认为“好马不吃回头草”,出了家再还俗是件不光荣的事情,见不得人。有些人认为出了家就不能再还俗,否则就会折福损寿。甚至还有人干脆...

    体恒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82057170.html
  • 崇慈法师文集二《慧 珠 集》

    没福你都变得有福了,没好运气都变得有好运气了,你尽做缺德事,折福折起来快得很啊!中国人讲这个得病,讲这个攒钱,有很形象两句话,“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”,业障来了也象山倒一样,因为那是积攒的啊!你干了...

    崇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3464237.html
  • 了凡四训中的佛法

    阴阳之别呢?  《了凡四训》说:“为善而人不知的为阴德,为善而人知的叫阳善。”阳善受世人的尊敬,享盛名,名也是福报,但若名过其实,往往反而折福,不可不知。阴德人虽不知,但神鬼知之,所以积阴德的,为神鬼所...

    沈家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5965618.html